從親近權貴到窮人的救恩

徐濟時

        正當香港天主教領袖為梵蒂岡與中國的「封聖風波」表現出信仰風骨、不畏政權之際,本港基督教人士在處身社會的「扶貧風潮」中流露一種信仰縮骨、親近政權的心態。上述開場白或會引來不少正反意見,這也是本文欲挑起的討論。

  心──在權貴、不在窮人──是耶穌還是我們的寫照?以下兩事或可尋得端倪。

  十月六日,兩間基督教機構在會議展覽中心舉行「為香港一百萬小時禱告行動完成慶典」,特邀董特首隨同一眾高官出席。當晚主題是「主我們的神,全能者作王了」,主角是萬主之主;但在董特首在場的半小時中,董被奉為主角無疑。試看大會悉心為「董時段」製造恭迎節目就能明瞭。多位宗派領袖迎迓,全場會眾拍掌高唱歡迎歌並夾道熱烈握手,隨行議員作保皇式領禱,主持分享「愛董」心聲,會眾再以改編的《恭喜您》送行。此等擁戴權貴人物的環節令筆者擔憂一個本質的問題:這類特別安排與當晚整個聚會的性質是否配合?會否出現喧賓(董特首)奪主(創造主)?筆者並不排斥上述令特首受感的恭祝愛戴之舉,但應在「答謝特首慶典」之類以他為主角的非屬靈聚會中表達才是合宜。順便一提,會展當晚若能安排一位窮阿伯與董特首同行同坐,同獲禮遇,以示基督教一視同仁的精神,相信會令特首更感動。

  十月十三日,七間基督教機構在深水(土步)某教會舉行「基督教關懷貧窮行動成立典禮」,特邀三位講員,探討貧窮問題,其中一人一是對政府這方面政策甚具影響力,而其觀點也為基督徒普遍重視的。他提出自九一年起,有二十萬港人取「寡佬證」回大陸娶妻,這些月入四、五千元的單身漢,本非貧窮一族,但自從養妻活兒後,成入不敷支的窮人,因此社會趨勢是在不斷製造貧窮。他更聲稱這類不計後果的人士要為其行為負上道德責任。此番言論令筆者甚感震驚。試問,一位幹了十多二十年粗活的男人,為何仍是月入幾千?(調查數字顯示近十年低入息者工資不斷下降,而中上人士收入卻不斷上升。)為何娶不到本地人而往內地娶妻生仔的基本尊嚴也被歧視?再者,若他們不是因為嫖賭飲吹之類原因致貧(歡迎有人拿出調查數字印證其咎由自取),則真正要負上道德責任的是剝削一班勞工酬勞的富裕階層,是縱容此種無良制度的政府官員,是漠視這些社會不義的基督教徒。

  請恕最後一句言重了,因為我們實在「縮骨懶理」那些佔了聖經第二多數量的經文,就是關顧貧窮的經文。事實上,一向「傲慢」的西方神學也在三十年前被拉丁美洲的貧窮神學(Theology of the Poor)開竅,並辦了多次的大型研討會,發表多份宣言懺悔,且沒有主流派或福音派之分。華人教會在西方反省的基礎上很快認同關懷窮人,但行動上至今仍緩慢,實在應聯手行動起來,回應近期扶貧的呼籲。

  其實,扶貧的重要性可上升至得救的層次。請細看我們常誤為比喻的「財主與拉撒路」(路十六:19-31)及「綿羊與山羊」(太廿五:31-46),兩段實況的論述皆顯示:今世懶理窮人,來世不獲神救恩。

(時代論壇第六八八期,二OOO年十一月五日)